項目位于青島市即墨區,規劃用地規模202.77公頃,規劃建筑總面積137.13萬平米。校區現狀地勢北高南低,最高建筑為南部六層專家公寓樓,校園內高層建筑為17層國際交流中心。
本項目包括給水、中水、消防、雨水、污水、熱力、燃氣、電力、電信等十余種管線。校區管線種類較多,設置綜合管溝。綜合管溝為兩個獨立箱體,一個箱體內布設、給水、中水、消防、熱力、電信六種管線;另一個箱體內布設高、低壓電纜管線,均于道路外側綠帶內敷設。
給水工程,根據地形豎向分為南北二區,給水管網采用環狀,三路水源分別從濱海大道、校園北規劃路接入兩路市政自來水源,另外在校園東入口附近預留海水淡化接口。
消防工程,室外消防用水與生活管網混合供水,室內消防包括室內消火栓系統、自動噴水滅火系統,設計三處區域消防,每區域設消防泵房、高位水箱、消防水池及生活水池。消火栓系統設計流量為:室外30L/s,室內40L/s,自動噴水滅火系統30L/s。
污水系統收集污水匯集至校園東北角自備處理站集中處理,中水回用于綠化和沖廁,剩余污水排入城區污水管網送至市政污水處理廠。
雨水充分結合地形,主干管由南向北敷設、支干管雨水管網沿東西道路敷設,支管依靠重力流就近排水的原則,最終將大部分雨水排入校區北部濕地公園內自然沉淀,采用凈化處理措施后回用為中水水源。
校區設置1處燃氣鍋爐房,進出水溫度95-80℃,作為一次熱源,設計3處動力中心,體育館獨立為制冷空調機房,采用離心或螺桿機制冷,校園鍋爐房提供熱媒,預留集中供熱接口。
從港中旅變電站、鰲山變電站接進35kv線路兩條,實現雙電源供電,提高電網可靠性。結合建筑及分期建設情況設置開閉所一處、變配電所25處,采用枝狀方式供電。
弱電工程,弱電包括電話、電視、網絡、監控等系統,總控支局設在一期圖書館,建設多功能的通信綜合局,根據分期建設和建筑布局設三處分控網絡信息中心。